拔罐是一種起源於古中國的保健療法。它涉及將杯子(罐子)在皮膚上以產生吸力。抽吸可以促進血液流動的癒合。
吸力有助於促進體內“氣”的流動。氣是一個中文詞,意思是生命的力量。據聞,著名的道士和草藥師葛洪首先練習拔罐。他生活在公元 281 年到 341 年之間。
許多道家人士認為拔罐有助於平衡體內的陰陽。恢復這兩個極端之間的平衡,被認為有助於提高身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以及增加血流量和減輕疼痛的能力。
拔罐更可以增加放置杯子的區域的血液循環。這可以緩解肌肉緊張,從而改善整體血流量並促進細胞修復。它還可能有助於形成新的結締組織並在組織中產生新的血管。 人們使用拔罐來補充他們對許多問題和條件的護理。
拔罐能有效緩解肌肉酸痛,減輕肌肉疲勞以及幫助身體去除濕氣,的確令做運動的人很喜歡的,可以令大家減少運動後的不適,可以令回復的時間大大縮短。
因此,大家可以見到近年拔罐已逐漸成為了潮流了。
玻璃罐
玻璃壁罐是用機器用玻璃加工製成的,形狀有如球狀,離口平滑,特點是光滑透明,在做治療時可即時觀察鐘到皮膚充血、瘀血的程度,因不易漏氣,亦可用於走罐,缺點是易摔碎。
竹罐
竹罐的製備,是選用竹身正圆,堅固無損的了竹子,一邊當雞留竹節為底,,另一邊罐開口為面,有不同口以適合不同部位使用。用刀刮去外皮及內膜,做成圓筒,用幼砂紙
磨滑致不刮肉,罐口必須平正光滑。竹鏈罐的特點
是輕巧靈便,價格低廉,不易跌碎,但易爆裂、漏氣,常用於煮罐。
陶土罐
陶土罐是用陶土燒製而成,兩端較小,中間較闊大,形如腰鼓。吸拔力大比玻璃罐更大,但較重及易碎。
抽氣罐
大小型號選擇很多,瓶口處的橡皮塞留作抽氣用。多用透明塑料瓶製成,不易破碎,頂部的活塞便於抽氣。抽氣拔罐的特好處是可隨意調節罐內負壓,控制吸力;又因透明關係,方便觀察充血及瘀血程度,另外女士皮膚較薄,亦可用細罐處理。
文獻中報導了火罐燒傷;它們是可避免的醫療錯誤/不良事件。在此過程中,將一團燃燒的棉花或點燃的酒精棉籤短暫地放入玻璃杯中以加熱裡面的空氣,然後在冷卻時產生局部真空。使用玻璃杯,因為玻璃在此程序所用的水平上不會受熱。
通常情況下,杯子會留在患者皮膚上 2-10 分鐘,但也可能會留在原位長達 20 分鐘,並留下暫時的微紅色痕跡,這是由於皮膚瘀點和
瘀斑。當皮膚不完整時,或由於先前的針刺、局部丘疹或其他局部皮膚病變,拔火罐可能會導致血液或液體意外滲入杯子。
燒傷的原因可能是火焰離火杯邊緣太近,邊緣變得很熱,或者將燃燒的物質掉入火杯中,然後將杯子放在皮膚上,熱物質在火杯內杯子。雖然傳統上使用後一種程序,但現代拔罐應限制此過程。
中元堂(尖沙醫舘)地址:九龍尖沙咀北京道65至69號環球商業大廈7樓703室(港鐵尖沙咀站i squre 即H出口)
Tsim Sha Tsui clinic address:Room 703, 7/F, UNIVERSAL COMMERCIAL BUILDING, No. 65-69, PEKING ROAD, TSIM SHA TSUI, KOWLOON
Google Map:
https://goo.gl/maps/TL1U6f5L6rimu2DN6
此針灸拔罐整脊正骨復位整骨啪骨痛症治療收費價目表,適用於舊患及各種痛症及疼痛管理
跌打收費表,適用於扭傷撞疼瘀拗柴外傷等外顯骨傷症狀
Copyright © 2022 香港拔火罐痛症治療中心-中元堂
WhatsApp us